20120814~30 舊金山漫遊(2)-8/14(二)
長榮的心,應該再體貼一點。
未來如果長榮想要繼續獲獎、想要繼續提供旅客更優質的服務,不能忽視吃這件事。
雖然只是小小一片鳳梨......不禁想起,下雨天為顧客提袋加上雨罩的okinawa。
今天搭的是19:50長榮航班,為了怕塞車,早早17:30左右就來到桃園第二航廈。櫃台已經開始工作,但沒有什麼人排隊,尤其是已經在網路check in好的,因此很快的就把登機事情辦妥。
離登機還有好多時間,於是一家人就上樓去用晚餐,吃完晚餐離登機時間就差不多了。
上次去okinawa時還有點猶豫,但這次準備好了,而且三個人都準備好了,要來去辦電子通關申請。
當你在閱讀文字說明時,很快就有現場服務人員過來協助,真是感謝,於是很快的就完成手續的申請,並且迅速通關,不必和一堆人排隊等候「人工」出關,真是方便啊。
可是也有一點點小凸捶,weii也辦好了申請,但卻卡在閘道門前,就是不開,沒辦法通過電子通關閘門。
因為他是役男,役男必須走一般的「人工」出關門。不過回國的時候就沒問題囉,電子通過回來的。
(2013.05/2014.12年又分別搭了一次這個航班,同樣請旅行社友人代為購買,但這兩次都無法在網路上先行check in,即便要搭飛機的當天都不行,不過好在都不是旺季或假日,所以現場櫃台辦理還不至於太花時間。)
登機後找到座位,就發現小枕頭、小被子已經整齊的放在椅子上,
而稍候空姐也發送紙拖鞋給有需要的人,現在的服務真是大有進步。
早期(22年前,哇!!怎麼久沒到美國花錢了呢!)當時坐華航也是直飛,
小枕頭和小毛毯都要向空姐要,要慢了,就被拿光了,而且也沒有拖鞋。
(2013這趟沒拖鞋穿,當時覺得奇怪拖鞋為何沒付了呢。現在回來看這文才知道原來是坐定後用發的。2014發拖鞋時,心想既然幾乎每個乘客都有拿,為何不和毯子等一起先放在位子上,這樣不就省了這趟人力的配置。)
21:05,餐點送來囉。雖然離剛才的晚餐不到三小時,怎知還是把它吃光光。後來就知道,上機前不要吃太多了。
這是Hilda & weii 選的豬排義大利麵。
下面是我選的羅勒蝦仁燴飯。不錯吃喔,羅勒的味道我喜歡。
雞肉沙拉的雞肉,怪怪的樣貌(應該拍下來),讓我端詳良久,
至於味道,不喜歡,吃不出是哪國風味,但是泰國或印尼的南洋味就是,最後還是把它吃了。
水果是西瓜、香瓜、相吉士各一片。
最驚奇的是這個甜點喔,很濃的薄荷味,很特別,
連品過很多蛋糕、甜點的hilda也覺得很特別,而且好吃。
下面這是2013.05的餐食。起飛後不久,就要吃的第一次餐點。
冷盤前菜。小黃瓜和章魚都是酸酸甜甜的,味道一般,沒有特別出色,也不會難吃。
2013這次有菜單。12、14年則沒有。
蘑菇燉豬肉佐配洋竽。味道剛好,不會太鹹,馬鈴薯和胡蘿蔔燉的爛,不須咬,牙齒不好的人(本來想寫老人家,可是想想年紀輕也可能牙齒不好)也可以輕鬆食用。
鳳梨,後面評論鳳梨時再一起說。
甜點。鬆軟、不太甜,平時不愛吃甜點的我,最後把它吃光光。
2014.12
22:00供餐來囉,荸薺冷盤+三杯豬肉片飯,也是美味的一餐。
奇怪咧,怎麼我好像什麼都覺得很好吃,不過就真的很合我的「味」,也不能硬要挑剔,除了水果盤之外,尤其是鳳梨。
看了兩部電影,一部麥特戴蒙的神鬼認證3,好像以前在電視上看過了,可是經常記不住劇情的細節,所以經常就像看新片一樣。
另一部看啥?忘記了。
就像這樣,經常忘記然後就像不斷在看「新片」也不錯!!
但2013,2014不記得有看到映像深刻的電影,找來找去...要不就看卡通,要不只好睡覺...
22:30 餐後不久,每人發送零食一包。
之後休息時間還會隨時有空姐端送水、果汁,供人拿取。
2013的零食。
飛行到這附近時,夏季沒什麼感覺,晃一下而已。但2014年這次,冬季氣候的關係吧,亂流來囉......不用機長提醒,乘客紛紛繫上安全帶。
震動的相當厲害,拍都拍不準......
還好是已經供餐(22:00)後三小時(01:00),否則手忙腳亂該抓什麼好呢?
還好,此時我連水杯也沒有,否則,準會撒出來。
約莫半小時後,總算回歸平靜。
畫面也回來了,就是這附近。
著實忐忑了一陣子。
8/15(三)早上5:30(舊金山時間8/14(二)14:30),提供第二餐。
我選稀飯。
配有一包味道不鹹的旗魚鬆,稀飯的味道不錯,伴著魚鬆吃也很好。
weii也是稀飯,ㄟ他的料怎麼比我多!!
2013年的第二餐也有菜單。
魚鬆沒變與小菜換成菇類。
粥的味道與2012年的一樣不錯吃,但2013的海鮮則不如2012的肉片,因為這些海鮮是加工食品,12年的肉與蛋是原生食材。
2014.12
紅棗枸杞肉粥。
有沒有覺得很養生!! 搭配著這趟冬天的氣氛,突然有被「補」到的fu~
好,現在要來說說餐點中的水果盤。
可以看到水果盒裡,鳳梨是經常出現的選項。
我喜歡鳳梨,今年(2012)6、7月間還買過好多次很甜的鳳梨。
鳳梨有人喜歡偏酸、有人喜歡偏甜,但盒子裡的鳳梨完全沒有甜味還非常的酸(12、14都一樣),根本無法入口,真是美中不足。
2013年的鳳梨有比較不酸,但是整個缺乏鳳梨的味道,也就是說若閉著眼睛,可能不知道是在吃鳳梨。
這是國際航班、又是從台灣出發,真擔心這樣會不會敗了台灣「水果王國」的美名。鳳梨品種很多,不同品種有不同產期,所以可說整年都有產季。長榮的心,應該再體貼一點,不要隨便提供這麼難吃的東西,或說把關應該更嚴謹些.....。
長榮曾在2010年首度入選美國旅遊雜誌《Travel + Leisure》「全球十大最佳航空公司」的第九名。當時長榮航空的表示,《Travel + Leisure》的讀者幾乎都是外籍人士,長榮一年約載運旅客七百萬人次,經營規模只是中型航空公司,若規模再放大,相信排名會更前面。這個思維有沒有迷思呢,似乎是想以量取勝,但排名前面的航空公司,都是量大的嗎?這個我沒查證,並不清楚。不過針對評比的項目有客艙舒適度、機上服務、客戶服務、質感和食物來看,食物既然是其中的一項,那麼未來如果長榮想要繼續獲獎、想要繼續提供旅客更優質的服務,應該不能忽視吃這件事。
雖然只是小小一片鳳梨......不禁想起,下雨天為顧客提袋加上雨罩的okinawa。
hilda選的起司蛋包。看起來也好好吃的樣子!!
舊金山時間8/14(二)下午4:30飛機準時降落,一片晴空萬里。
入關時,跟在辦美簽時一樣,同一家人或是親戚,可以同時上去窗口。
因為Hilda是拿I-20學生簽證,我和weii是拿一般旅遊簽證,想說避免複雜,於是和她分開辦理。
剛分開排隊時,我們和hilda的line是旗鼓相當的前進,可是他的那個審查官「進度很慢」,我們這個很快(亞洲人面孔),而且還會講中文喔,只問我們要來多久,之後照相、按指紋(如辦美簽),很快就叩叩蓋了章出來等行李了。
正在一邊等行李、一邊等hilda時(還差兩個輪到她),沒想到她那線的審察官,辦到一半,居然「包袱款款ㄝ」...走人了...據說是下班時間到了....當場令人傻眼...那個站在穿口前的小姐,左顧右盼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是交班,不在現場而在裡面的辦公室,即使是3-5分鐘的空檔,簡直讓人望穿秋水啊!!
"覺得"好久好久之後,接班的人終於來了。我們的行李都拿好了呢。
接著前面這個人也不知何事,處理了恩...久...。
終於輪到Hilda,結果呢?後面的人不知道會不會昏倒,連hilda都出狀況,不知在寫啊寫啥...好像該填的,事先都填好了呀。該不會是審查官要她重寫customs declaration(海關申報單)吧,因為她給人家用鉛筆寫...。後來證實如此,真是不聽老人言啊...
是舊金山的特別吧,竟然有中文的海關申請書喔,而且是繁體的悠!!
ㄣ...華人力量大...
另外也有日文版,還有看到德文版喔。
12年出關時並沒有看到還有一到關卡,但13年提完行李出關時就有,並被要求再過一次X光(之前有聽聞是要嚴查一些「食物違禁品」),難道是我填中文版的關係?? 14年索性填英文版,結果真的直接就出境了。
來到了大廳,很快的就清楚看到要搭的「Shared Ride Vans」的標示(這是個不錯的交通工具,詳情請看「準備篇」),心情隨即輕鬆起來,沿著指標走去。
也沒走多久,居然迷路了,因為看不到指示了......,可見標示還是有問題,因為晚一個星期到的玲姐也是找不到,雖然我已經告訴她要走到外面的馬路上。
360度繞了一圈,看不到方向,正在傷腦筋的時候,hilda領著我們坐了電梯上到二樓,接著又走出機場大廈來到馬路邊,如果你能看到這個就對了,它就是搭乘Shared Ride Vans的站牌。
當初定機票時,就考慮到需要在白天抵達才好辦事(交通的事),因為晚上視野沒有這麼好,又是第一次來可別為了省機票錢而讓自己在暗夜中惶惶不安。(八月的舊金山晚上八點左右天黑)有了這次的經驗,下次就安心了,即使天黑才到也不會迷失方向與位置了。
看到了嗎,Shared Ride Vans 和 Hotel Courtesy Shuttles 以及 Parking Shuttles的指示牌。
往右邊走一點就是 Shared Ride Vans 的站牌。
這兩張照片是在回台灣的時候補拍的,在車子上用手機照的。因為有時自己覺得很簡單很清楚的事情,描述起來,別人並不一定能瞭解,如果當初有相片傳給玲姐看,說不定她就不需要花$50(到downtown)坐計程車了,因為坐這van一個人$18+小費$1~2元即可。
這是透過左邊的車窗玻璃拍的,所以我們的車子是往照片的右邊開,這個車站在我們的左邊,這層樓是在機場出境的樓層。同時你也可以知道,必須要從機場大廈出來後再穿越車道,到裡面那一環去搭車。希望這樣的說明,有助於第一次使用van這個工具的大家。
這張是坐在 Shared Ride Vans 上,往右邊拍的,時間18:52。
從16:30著陸~18:52花了兩個半鐘頭。
這輛車只有我們三個人,我們是在 international terminal 上車,接著司機依序在各個 terminal (1,2,3)停了一下,以便載客,結果沒有其他人,最終變成是我們的包車一般。
車一出機場就奔馳在高速路上,一路忙著看景緻,都忘了拍照了。
很多資訊都會告訴你,機場到downtown很快,約莫30分鐘就到。
確實如此,天黑之前我們就到達post st 的住處了。
如同準備篇所言,這個時候的舊金山溫度已經讓沒有充分準備的weii,冷的無法出門。加上稍事安頓之後時間也不早,八點多有了,於是打消上街覓食的原來計畫,請hilda幫我們送吃的來。
subway 就是我們在舊金山第一晚的晚餐哪!!..
墨西哥口味,味道還可以。
只是裡面有地雷啊...,超辣的黃醃瓜,
非常感謝weii的試毒,因為我在忙還沒吃,好...加在.....
在異鄉、食異物(在國內其實很少吃subway)真是處處要小心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