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風俗(세시풍속)(2)

韓國人的傳統新年(설날)

風俗習慣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傳習民族精神與民族情感的重要根基。傳統上認為關係著未來一年發展運勢的辭歲迎新年俗,是歲時風俗中最重要的活動,不僅台灣重視,韓國人也相當重視並且是他們現在最為隆重的節日之一。下面來介紹幾個韓國傳統的年俗活動。

正月初一韓國人也稱為歲首或年首,韓語為「」或「설날」,以漢字表示則為「慎日」,是小心謹慎、勿輕舉妄動之意。這是因為相信一年的運氣取決於歲首,期待藉由新年開啟新的精神與行動來趨吉避凶、避邪招福,因此在元旦日特別謹言慎行。以「農者,天下之大本」為傳承的韓民族,在新羅時期有「元日相慶,是日拜日月神」〈新唐書新羅傳的習慣,因此在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的期待中,逐漸形成了元日祀神以及各種行事的風俗。 

(1)正朝茶禮(정조차례

元旦當天一早起來,首先盥洗後換穿新衣。然後在祠堂陳設歲饌、歲酒舉行祭祀,叫做「正朝茶禮」,傳統上由長子按「茶禮」的程序來祭祀。祭祀時,遠近各地的同宗子孫們,都應聚集於長子家中,在和睦團圓的氣氛中行祭祀之禮,這是自從朝鮮時代流傳下來的習慣。

近年工商發達人口聚集都市,因此過年時就出現所謂「民族大移動」、「鮭魚返鄉」的浪潮,這個千萬人為了回鄉團聚、祭祖掃墓,而導致交通壅塞的大事件,常使得韓國政府精神緊繃。新年的茶禮祭祀是祖先崇拜,和報答恩惠的行為。而新年的第一個行動就是祭祀,充分說明茶禮在韓國的重要性,與韓國人孝親的思惟意識。

2歲饌、歲酒

為招待元旦當日來「歲拜」拜年的客人,需準備糕、酒、水果等各種飲食稱為「歲饌」、「歲酒」。歲饌的準備與貧富和舉不舉行祭祀是相關的,富裕的家庭會製作很多美味的飲食,但貧窮的家庭只能簡單從事。而舉行祭祀的家庭必須很充足地製作歲饌,但不舉行的家庭則不會有過多的食品。歲饌中不可少的是「年糕湯」(樣子像台灣的寧波年糕),是一般韓國人在過年早上一定吃的節日食品,因為吃了年糕湯,才象徵過了年、長一歲。在韓國俗語中有以「你吃了幾碗年糕湯」來問小孩子幾歲的用法。而且當訪客來時,招待以年糕湯正是新年的禮儀。歲酒就是元旦時喝的酒,飲時一般並不溫熱,說是在下雪的冬天,凜冽地喝著歲酒才有「迎春」之意。

(3) 歲拜(세배

韓國人說的「歲拜」就是拜年。茶禮祭祀結束後緊接著就是要依順序向長輩正式行新年第一次的問候禮稱為「歲拜」。新年的歲拜加上除夕的「舊歲拜」,有無感覺韓國人真是禮儀多多的社會。拜年後接著要吃歲饌與年糕湯,然後外出向家族中的其他親戚或鄰居的長輩來拜年。禮貌上接受拜年的長輩應該要回贈酒食給前來拜年的大人,以及準備壓歲錢給小孩。壓歲錢韓國話叫做「세배돈(se-bε-don」音很像「歲拜痛」,來拜年的人很多的話,給多了當然心就痛了。在過去韓國傳統農業社會的規範中,因為非常重視長輩,因此即便家族中的長輩遠在數十里外,也要去拜年,在正月十五之前都可以,否則會被說是沒有教養之人。因為韓國人認為人們對祖父母、父母、或長輩甚至是祖先表現出敬意,是一種人倫與秩序的重要表現,而這個禮儀觀正是形成韓國長幼關係有秩序的重要因素。

(4)德談(덕담

韓國話「덕담(tok-dam」(德談)是什麼呢?就是正月期間和朋友、或長輩、晚輩見面的時候,彼此講一些祝福對方的話,例如、「祝新年多福氣」、「新年早生貴子」或「新年心想事成」等等,這個和台灣年俗禁止說一些禁忌話,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效呢。

(5)省墓(성묘

我們說掃墓,韓國人說「성묘(song-myo」(省墓),在元旦過年期間他們有到祖墳掃墓的習慣,因為他們對待祖先必須要像對待在世的長輩一樣,所以新年不僅要向長輩行禮拜年也必需向祖先行禮拜年,所以要去掃墓。過去眾多的子孫陪侍在長輩跟前,聽著祖先的忠孝英烈事蹟,以及一路在雪地中排隊去掃墓的美麗景象,是很多圖書中一定會傳遞給後代的畫面。

(6)歲畫

新年當天韓國人也會在大門上,貼一些可以用來驅災逐厄和避疫的圖畫,就像我們的歲畫一樣,他們稱為「문배」(門排),而民間所貼的門排則是來自宮中的風俗。歲畵的圖案多為神像,有鍾馗抓鬼像、絳袍烏帽盔甲執刀的尉遲恭像、秦叔寶像與「星壽仙女像」和「直日神將像」等。另外也在街頭巷尾的牆壁也有貼上雞和老虎的圖畫,祈求擋掉疫神、邪神、災殃等。

(7)夜光鬼(야광귀

傳說元旦晚上,天上的夜光鬼會降臨人間四處遊蕩,祂喜歡人的鞋子,如果試穿合腳就把鞋子帶走,而被夜光鬼偷走鞋子的人,會有一整年的霉運。所以夜晚一到,無論大人小孩都把鞋子收進屋內,避免被夜光鬼穿走,同時把大篩子掛在大門上或庭院中的長竿上。因為據說夜光鬼很喜歡數篩子的洞孔,由於經常還沒數完前,天就亮了,而聽見公雞叫聲的夜光鬼,只好回天上去,於是人們就可以躲過一劫。所以元旦夜,韓國人不是因為「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的原因,而是因為夜光鬼之故,一樣早早關燈睡覺。除夕夜為了守歲可能不曾合眼,接著一大早還要起來祭祖、掃墓、到處拜年,一天下來鐵打的身體也會疲憊,想必沒有夜光鬼的傳說,也會早早就寢的吧。

(8)家宅神祭

為了慰勞一年間保佑家庭的平安、家人無病痛的家宅神而行的祭祀。儀式可以很簡單,由主婦點上蠟燭獻上年糕湯、井華水即可,當然也有較盛大的例如請巫女來跳神,這個部分可以看得出來是受到傳統民間信仰的影響。

(9)問安婢(문안비

不是很清楚台灣或中國的大戶人家是不是有「問安婢」這個現象。傳統男尊女卑的朝鮮社會下,中上層階家庭的韓國婦女,不僅平時外出的自由受到限制,即使新年期間也不能自由地出門「歲拜」。那又必須做到向長輩們拜年的禮節,該怎麼辦?於是貴婦小姐們在過年期間,差遣婢女前去向親族們呈上問安之意,以代替親自拜年,這些婢女就是所謂的「問安婢」。這種風俗是在限制婦女的行動自由下,又必須關照到歲拜禮儀所衍生出來的現象,現在當然是早已經淘汰了。

(10)三災免法

韓國人相信,人都會歷經幸與不幸的事情,而帶來不幸的年就叫做「厄年」或「三災(삼재)年」。而是否會受到厄年或三災年的影響,大致是依據十二地支來計算,據說有一個規則是巳、酉、丑年出生的人,亥、子、丑年是他的三災年;申、子、辰年出生的人,寅、卯、辰年是他的三災年;而亥、卯、末年出生的人,在巳、午、末年時是三災年;至於寅、午、戌年出生的人,在申、酉、戌年就是三災年。也就是每個人每九年會輪到一次三災年。突然讓我想到,這跟我們農民曆所謂的「犯太歲」不知道有沒有什麼關係,以後有時間說不定可以來比較一下。至於韓國人避免三災年的方法,也蠻簡單的就是把畫上三隻老鷹的圖貼在門樑上,以求化解。

11)有毛日與無毛日

韓國民俗將元旦分為「有毛日(털날)」或「無毛日(털없는날)」兩種。所謂有毛日或無毛日是按照十二地支來算,即十二種動物中,有毛的是鼠、牛、虎、兔、馬、羊、猴、雞、狗、豬,所以元旦日若落在子、丑、寅、卯、午、未、申、酉、戌、亥等日則稱為有毛日;而沒有毛的是龍、蛇,因此若是元旦日在辰、巳兩天就稱為無毛日。

接著再依據元旦日為有毛日或無毛日,來判別今年是吉年(有毛日)還是凶年(無毛日),這還蠻阿Q的,顯然吉年比凶年多的太多,未免太心裡安慰了吧。

韓國人更喜歡元旦日在丑、寅、卯(牛、虎、兔)日,原因則不清楚,另外據說生意人尤其喜愛元旦在象徵老虎的寅日,原因也是不清楚,但我想可能是認為寅日的元旦會帶來一整年的利市大發,賺大錢吧。至於為什麼是寅會帶來好運而不是其他動物,或許跟自古流傳下來的「虎圖騰」有關。

一般台灣人是在正月初五開市,不過韓國傳統的開市日是在「人日」,因為他們覺得有毛日的人日會特別吉祥,歐!問題來囉,那什麼是人日呢,人日就是正月初七。

 

 

 

 

參考資料:

任東權,《韓國歲時風俗》首爾:瑞文文庫.1973

崔吉城等,《韓國風俗誌》首爾:乙酉文化社.197

高麗大學校民族文化研究所,《韓國民俗大觀4》首爾:高麗大學校民族文化研究所.1982

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事典編輯部,《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事典》首爾: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19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rinaktt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