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柶(윷놀이) 


윷놀이是韓國常見的民俗遊戲之一。윷놀이是什麼意思呢? 根據디지털구로문화대전的解釋「윷」是「넷(四)」的古語,놀이是玩、或遊戲的意思。所以윷놀이是用四支木棍玩的遊戲。在中文的翻譯上,早期有《尤茨遊戲》,最近看到有《翻板子遊戲》、《投骰遊戲》,但我覺得還是古代的《擲柶》翻譯比較傳神,各位覺得如何呢?

 

윷놀이 玩法很簡單,有下列東西就可以玩:

一、棍棒(윷가락/ 윷짝)四支。

IMG_2170.jpg    

二、棋子(윷말)數個(依玩的人數而定)。   

三、棋盤(말판/윷판)一張。

IMG_2169.jpg    

這張棋盤圖案總共有二十九個點,據說代表的是二十八星宿圍繞著中心的北極星,也是一年四季的代表。


윷놀이基本的玩法是,四支棍棒當成骰子用,先將它往上拋,然後依照落地後的狀態來走步數(윷발)由於每支棍棒都做成一面平的、一面弧形,所以落地後有的會平面朝下的蓋住稱為蓋,有的就會平面朝上稱為翻,於是就有下面幾種組合:

第一種:三蓋(三平面向下)、一翻(一平面向上),這種情形韓文稱做「도」,只能走一步。

IMG_2171.jpg  

第二種:二蓋(二平面向下)、二翻(二平面向上),這種情形韓文稱做「개」,只能走二步。

第三種:ㄧ蓋(一平面向下)、三翻(三平面向上),這種情形韓文稱做「걸」,可以走三步。

第四種:四翻(四支平面都向上),這種情形韓文稱做「윷」,可以走四步。

第五種:四蓋(四支平面都向下),這種情形韓文稱做「모」,可以走五步。

先走回終點的人,就獲勝。走的時候有一個基本的規則就是,必須是前一次旗子正好走到雙圈圈上面停下來,那麼當輪到你再次擲柶(拋棍棒)時,你才可以選擇路線,否則不能走斜線,必須一直繞走最外面的框框走,當然這是最遠的一條路。

而為了更有趣味性、變化性,也可以玩之前自定各式各樣的規則,例如:

*擲出윷或모的人可以繼續再擲。

*或者走到相同地方的人,後者可以取代前者,也就是說前者被踢回到出發處,從新開始。

*或者必須擲出剛剛好的抵達步數,才能抵達終點,否則要倒退嚕,等等……。


擲柶這個遊戲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根據朝鮮王朝大學者李瀷(1681~1763)的『星湖僿說』中的柶戲條記載,是高麗時代的遺俗。

한국민족문화대백과(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說,根據註解日本古籍『萬葉集』的權威學者鹿持雅澄(1791-1858)在『萬葉集古義』中有提到「一伏三向」訓讀為 고로(コロ) 、「三伏一向」訓讀為시쿠(シク) 以及1922-1937年間,曾經擔任朝鮮史編修会編修員的葛城末治也說這個訓讀和韓國的윷놀이似乎相關。

萬葉集》是現存最早的日語詩歌總集,收錄由四世紀八世紀之間約4,500多首長歌、短歌作品。如果這樣,那麼윷놀이至少在八世紀以前就已經存在,並且還已經傳到了日本。那麼윷놀이開始的時期,就不僅僅是高麗時期,而是應該可以向上追溯到韓國的三國時代。

另外如果從語源方面來看的話,윷가락(棍棒)擲骰之後的名稱有도개걸윷모五種。根據韓國學者的研究,認為它們分別是五種動物的別稱,도是돼지(豬)、개是개(狗)、걸是양(羊)、윷是소(牛)、모是말(馬)。도的原語是돝,但後來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脫落掉了「ㅌ」,也就是說돝是돼지(豬)的古語,現在雖然都是說돼지,但是還是有人將種豬稱為씨돝,以及在一些老人之間仍舊使用돝고기來代替돼지고기(豬肉)。不過除了豬之外,한국민족문화대백과(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並沒有對其他的羊牛馬的語源做說明,可能是還需要再考證吧。

今日看來윷놀이是單純的娛樂的一種,但是據稱以前它是歲初的時候農民占卜當年農事吉凶的一種遺風。

今天它是很普遍的一種遊戲男女老少咸宜,但過去(朝鮮時代)它都出現在象徵閤家團圓的場合,例如過年的時候,因為朝鮮時代嚴格的身分區隔、男尊女卑、長幼有序,是不容許隨便造次。 

arrow
arrow

    sabrinaktt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