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和韓語

     上一篇文章朝鮮人也追求中華主義提到,朝鮮王朝時期因為仰慕中華文化,漢字成為是官方文字,認為不使用漢字的話,會自我隔絕在中華文化圈之外,會自我墮落成為夷狄的一份子。如果這樣,那為什麼在西元1443年的時候,朝鮮王朝的世宗國王還要正式拍板推行本國文字(即今天的韓文)呢?很大的原因之一是,漢字並不能完全貼近韓語的用詞用法 。

     因為自古朝鮮民族使用的是韓語(或稱為朝鮮語),根據近代語言學家對世界語言的分類,漢語是屬於「漢藏語系」,而韓語是屬於八大語系中的「阿爾泰語系」,雖然也有學者有不同的主張或看法,但沒有人主張將韓語歸納為漢藏語系,也就是說它們兩個基本上就是不同的東西。因為不同的語系具有不同的特徵,簡單來說,在說話的語順上(也就是句子的排列上)漢藏語系的先後次序是「主詞+動詞+受詞」,但阿爾泰語的語順是以SOV為主,即「主詞+受詞+動詞」,例如漢語說「我踢球」「我吃飯」,那麼阿爾泰語系的語順則是說成「我球踢」「我飯吃」。當然如果只是語順上的差異,那問題可能還比較好解決,更麻煩的是阿爾泰語系它們的「詞的形態結構複雜」,詞有詞根、詞幹、詞綴的分別。詞根是詞語的組成根本,從詞根的變化可以看出一個詞語的不同時態、動作之類的表示,而這些形態複雜的詞多以「黏著語」的形態來表現,也就是主要依靠這些詞尾的變化來說明句子的文法關係。以韓語的動詞잡다(抓)為例:

잡다                      抓(基本形,現在式)                               (抓)

잡히다                   抓 + 被動態                                          (被抓)

잡히지 않다             抓 + 被動態 + 否定詞綴                          (不被抓)

잡히지 않았다          抓 + 被動態 + 否定詞綴 + 過去式詞綴        (曾不被抓)

 

     所以要用漢字來完整表現韓語,真的是不容易的事,不過古代的韓國人還是想辦法利用漢字的聲音、或意思來紀錄她們的語言韓語,就好像我們現在也常常利用漢字來標示台語一般,例如「鴨霸」(暴力)、「櫻櫻美黛子」(閒閒沒事的樣子)、「烏魯木齊」(粗製濫造)、「 有夠獒 」(非常棒)、亥千秋(盪鞦韆)……。因為韓語的特殊結構,但是利用「借字表記」的方法,他們也發展出好幾種表記的方式,如「誓記式」「鄉札」口訣式」吏讀」等等。韓國文學上現在所保有的最古老的新羅鄉歌「薯童謠」,就是其中的一種借漢字的音和漢字的意思表記下來的作品,它的原文是:

善花公主主隱

他密只嫁良置古

薯童房乙

夜矣卯乙抱遣去如

赫赫!怎麼樣,有夠頭大吧,怎麼一點兒都看不懂ㄝ,雖然每個字都是漢字。不過這些韓國人的東西,現在的韓國人也看不懂(專家除外),因為不會漢字。只有古代的韓國讀書人,而且是會這套借字表記法的人,才容易瞭解。它的中文意思是,善花公主祕密地成為薯童的妻子,每天晚上都偷偷地到薯童的房中和他相見。

 

     古代韓國人的語言生活,可以說在語言的世界裡,必須講一套做一套,也就是說,講是講韓語,但是寫的時候就必須用漢字,或許可以把它轉換成現在我們溝通講話的時候是講母語,但寫字的時候必須用另外一套不同語系的英文來寫一樣,是不是覺得難度很高呢。不僅如此,更大的問題是,沒有受教育的廣大民眾,或漢字程度不好的人就很慘了,簡直是文盲一個。

     於是這成了創制韓國文字非常大的動機與動力,《訓民正音》(韓國文字最初的官方名稱)開宗明義就說:「國之語音,異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為此憫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於日用耳。」 意思是:「我國的語言,發音與漢語不同,沒辦法和中國人溝通。而沒受教育的人眾多,不能熟悉漢字,因此很難用文字來表情達意,我(指:朝鮮世宗國王)對於此頗為不捨,因此新創二十八字,希望能讓大家容易學習,以便於日常所需時使用。」創制韓文拼音文字的目的,在這裡說得明白了,是給那些沒學好漢字的,或沒受教育的下階層人民使用的,也就是沒有使用漢字能力的人用的。所以這時候的韓文並沒有太高的地位,雖然它是由政府頒布的文字,因為它並不是用來取代上流社會所使用的漢字。

     不過當時以集賢殿副提學崔萬里為首的一派讀書人,還是擔心會因此而妨礙華化,以及憂心中國知道會不高興, 曾經在1444年上疏朝鮮王廷,反對推行諺文。他們說:

我朝自祖宗以來   至誠事大   一遵華制   今當同文同軌之時   創作諺文   有駭觀聽   儻曰諺文   皆本古字   非新字也   則字形雖倣古之篆文   用音合字盡反於古   實無所據   若流中國   或有非議者   豈不有愧於事大慕華...自古九州之內   風土雖異   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   雖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類   各有其字   是皆夷狄事耳   無足道者  傳曰用夏變夷   未聞變於夷者也 歷代中國   皆以我國箕子遺風   文物禮欒   比擬中華   今別作諺文   捨中國自同於夷狄   是所謂棄蘇合之香   而取螗螂之丸也   豈非文明之大累哉...

     韓國文字在西元1443年由朝鮮世宗國王正式拍板推行,當時稱為「訓民正音」,簡稱「正音」,也稱「諺文」,是一套由母音與字音組合拼寫的拼音字母。 今天它在韓國的地位,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了,在二十世紀中期的時候出現天翻地轉的局面「淘汰了」漢字。不知道世宗大王有沒有料到這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rinaktt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